控制哮喘 笑赢人生
来源:承德市中心医院 作者: 张秀义  

发布时间: 浏览:3744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症”之一。据统计,全球超过3.39亿人患哮喘,我国哮喘患者超过3000万人。哮喘可防可治,经过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80%以上的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控制。但研究表明,80%以上的患者未能有效控制疾病,时刻面临哮喘严重发作及肺部长期损害的风险。5月3日是第24个“世界哮喘日”,下面我就和市民朋友聊聊关于哮喘的相关知识,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哮喘、规范自我管理、提高防病治病能力。

哮喘本质与感染无关

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程度越重,空气吸入和呼出肺部就越困难。我们这里所指的炎症,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即由于机体免疫反应而造成的组织损伤,而不是人们平时所说的由感染引发、需要抗生素治疗的炎症。这种炎症的本质与感染无关。

所以,大多数哮喘患者无须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或者只是在合并有呼吸系统感染时短时使用抗菌素。哮喘的气道炎症需要使用针对哮喘的非特异性抗炎药来治疗。

发病原因隐蔽

引起哮喘发作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

(1)遗传因素:哮喘有非常明确的家族性,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有一组统计数字表明,如果父母都有哮喘,其子女哮喘发病率可超过50%;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有哮喘,其子女的发病率可降至20%;如果父母双方都没有哮喘,其子女患哮喘的几率仅有6%左右。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哮喘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促发作用。相关的诱发因素较多,包括吸入性变应原,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以及各种非特异性吸入物质,如:二氧化硫、油漆、氨气等;感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或衣原体等引起的气道感染;食物性变应原,如:鱼、虾、蟹、蛋类及奶等。此外,气候变化、运动、妊娠、药物及精神因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诱发因素。

哮喘的发病原因有些可以表面观察而知,但有些原因是隐蔽的,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应密切联系每次发作的情况,与医生共同探讨以利诊疗。

及早发现哮喘的蛛丝马迹

哮喘发作轻重不一,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日不等,夜间及清晨为重,严重时可引起猝死。学会识别哮喘发作的症状,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1)咳嗽: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咳嗽明显,多为干咳、痰少或少量白痰。

(2)喘息:呼气时高音调的哨笛声。

(3)气促:感到空气不够用,呼吸困难。

(4)胸闷:感觉好像什么东西压在胸上喘不过气,引起失眠、不能参加体育活动等。

(5)气道粘液增加。

哮喘患者咳嗽、喘息、气促、胸闷、呼吸困难这些症状可能全部存在或仅有部分症状。并非哮喘患者都会喘息、气促,部分患者只表现为咳嗽或者胸闷,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或胸闷变异性哮喘。这些症状间断出现,由环境中某些因素诱发。

肺功能是诊断哮喘“金标准”

典型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且肺功能异常才能诊断哮喘,不要因为感冒后短期的气短而过于恐慌。就诊时可以提供以下信息,有助于医生诊断:

(1)是否有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湿疹、反酸烧心或其他呼吸道病史?是否对食物或药物过敏?

(2)家人是否患哮喘或鼻炎、湿疹?

(3)是否有咳嗽、气短或胸闷?持续多久?何时明显?

(4)饲养宠物或吸烟吗?工作中接触粉尘或刺激气味吗?

另外,肺功能检查是确诊哮喘的必要条件。通过肺功能检查,医生一方面可明确哮喘诊断,另一方面可准确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长期规范治疗很重要

虽然目前哮喘不能根治,但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达到良好或完全的临床控制。哮喘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长期控制症状,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预防未来出现如肺气肿、肺心病以及因哮喘急性重度发作而危及生命的风险。

哮喘的治疗包括环境因素的控制和药物治疗,缺一不可。

(1)环境因素的控制。部分患者能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或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因素,使患者脱离并长期避免接触这些危险因素是防治哮喘有效的方法。

(2)药物治疗。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控制药物,而不是仅仅哮喘发作时应用止喘药物。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即需要长期且每天使用的药物,以预防和减少哮喘发作;以及缓解药物,即按需使用的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患者需随身携带。

需要强调的是,哮喘是一种慢性病,其气道炎症长期存在,需要长期治疗。治疗方案的制定、变更,药物的减量、停用,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决定,否则很可能导致前期治疗效果的丧失和疾病的加重。

家人急性发作怎么办

即使哮喘患者的病情已得到很好控制,但急性发作时仍然是致命的,因此要掌握科学方法来救急救命。

如哮喘患者突然出现咳嗽、喘息、胸闷或咳嗽症状加重,应考虑哮喘急性发作。首先应脱离各种诱发因素,并立即吸入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必要时可反复吸入。

如果喘息、咳嗽等症状好转,可在家继续观察治疗;如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无缓解,可加入小剂量茶碱缓释片及吸入长期控制气道炎症药物继续观察,必要时到医院就诊。如反应极差并出现如下症状,提示病情危重:患者明显喘憋、呼吸困难伴出冷汗,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口唇及指甲青紫,不能成句说话,甚至出现意识障碍等,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关于哮喘还要了解这些

如何避免哮喘诱发因素?    

哮喘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过敏性和非过敏性两类。过敏原测试可帮助鉴定某因素是否会引起体内过敏反应,查找和避免这些诱发因素对于控制哮喘十分重要。不要接触宠物;用抗菌除螨的袋子盛放被褥和枕头,勤清洗更换,保持环境清洁,不用地毯;花粉季节注意防护,户外活动后洗澡、洗头,定期清洁加湿器和空调滤网;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戒烟并避免任何形式的烟雾吸入,包括二手烟和焚烧树叶、垃圾、木材产生的烟雾;接触油漆等刺激物时佩戴口罩,使用无香料的洗涤剂,不用香水,避免工作中接触粉尘、刺激气味;不服用可致过敏的食物或药物。合并胃食管返流症、鼻炎和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可能会使哮喘控制变得更为困难,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

什么情况下要立即拨打“120”或就近赶往医院紧急救治?

走几步就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讲话费力;口唇及指甲发紫;快速控制性药物不能缓解症状;与前次急诊就诊相似的发作。此外,如哮喘控制不佳影响正常生活,应及时到呼吸科门诊就诊。一旦发生急性发作,到达医院前应第一时间脱离致敏环境;使用沙丁胺醇,第一个小时内每20分钟可以喷4-10喷;携带快速控制药物及病历资料迅速前往医院。

哮喘症状明显缓解后,是否可以停药?

多数哮喘患者经过治疗,短期内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完全控制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症状好转后不应该立即减量甚至停用药物。一般当哮喘症状得到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症状消失且在日常生活中处于无明显气流受限的稳定状态,经过医生专业评估后,才可考虑按照哮喘阶梯式治疗方案进行降级调整。降级时需避开呼吸道感染、妊娠、旅行期等。降级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相关指标,一旦症状恶化,需恢复到原来的治疗方案甚至升级治疗。如擅自减药或停药,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引起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