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健康素养 享有肾脏健康
来源:承德市中心医院 作者:陈建华 

发布时间: 浏览:1981

目前,全球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罹患慢性肾脏病,预计到2040年,肾脏病将成为全球第五大死亡原因。我国的现状也不容乐观,肾脏病患者已接近1.32亿。在第17个“世界肾脏日”来临之际,我围绕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知识,与大家进行分享。

了解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肾脏损害,出现临床表现、肾脏结构异常或功能减退超过3个月的疾病状态。随着病情的发展,肾脏功能呈现渐进性的减退,机体会出现水潴留、毒物潴留及内环境失去平衡,进而导致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引发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有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高血压肾病、高尿酸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肾毒性药物、尿路梗阻及先天遗传性肾脏疾病等。各种病因隐袭伤害肾脏,病情渐进发展,使肾脏逐渐失去功能。目前,糖尿病肾脏疾病及高血压肾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上升速度相当惊人,未来10年糖尿病肾病可能会成为引起尿毒症的首位病因,需要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识别慢性肾脏病的早期信号

尿液性状或颜色变化:正常人的尿色是透明的浅黄色,喝水少或清晨第一次排尿颜色稍深。若尿色呈粉红色、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说明尿里有血,则可能有泌尿系统疾病。若尿液浑浊如淘米水,说明尿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脓细胞,提示存在泌尿系感染,尤其是高龄老年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截瘫及脑血管病患者。当尿中蛋白、尿糖增多可出现泡沫尿。若尿液表面漂浮着细小泡沫状且不易消失,应警惕蛋白尿;若泡沫较大且消失得非常快,应警惕是否尿糖升高。体检时发现尿常规异常也应引起重视。

尿量变化:尿液是人体排出毒素及水分的重要途径,是人体新陈代谢正常的表现,排尿量是肾脏健康状况的重要衡量标准。正常人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如果无喝水过少、出汗、发热、腹泻等因素而尿量突然减少应属异常。除饮食、寒冷等因素外,尿量每日超过2500毫升以上,应及时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肾病或其他疾病。

夜尿增多:正常人入睡后代谢缓慢,60岁以内人群夜间应不排尿或仅排1次,如果中青年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

眼睑或下肢浮肿:肾病会导致水电解质调节功能受损,引起体内水钠增多。水分常积聚在最疏松的组织或身体最低部位,如眼睑或下肢。

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肾脏出现问题也会导致肠胃出现问题,因此很多肾脏不健康的人都会出现胃口不良的状况。这种肠胃问题往往表现为饱腹、不思饮食等比较常见的现象,导致很多人忽略这些问题。当糖尿病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时,肠道中细菌的尿素酶会将尿素分解为氨,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恶心、呕吐。加之此时的肾脏对尿的浓缩功能减退,就会增加患者的夜尿量,而人体水分在夜间会大量丢失、血液浓缩,早晨血尿素氮水平相对升高导致晨起时恶心、呕吐加重。

 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腰背酸痛等:肾功能不好时,很多废物难以从尿里排泄出去,会导致精神不振、疲劳、乏力。发生肾脏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从肾脏漏出,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也会有乏力的表现。一些患者常误认为是由于过度劳累或其他原因,而忽视肾脏问题。

血压升高:约5%-10%的高血压是由于肾脏病变导致的。血压升高,会影响肾脏功能;相反,肾脏不好时也会对血压造成影响。临床上常见到肾脏病与高血压同时发生。据统计,60%肾小球肾炎和90%慢性肾衰竭都会出现高血压。

贫血:慢性肾病患者可因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而导致肾性贫血。

皮肤瘙痒:终末期的肾病患者,由于体内的尿素不能经尿液排出,会通过皮肤排泄,由此刺激皮肤;另外,身体内积累的毒素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皮肤瘙痒。

慢性肾脏病可防可控

健康人要做到每年至少体检1次。对于患有可能导致肾脏损害基础疾病的患者,定期检测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及肾脏超声等,是早期发现是否患有慢性肾脏病有效、简便的方法,必要时须作进一步全面检查以明确诊断。

慢性肾脏病患者经过及时、正确、规范的治疗,可使病情得到缓解,或延缓肾功能减退的进展。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还需处理慢性肾脏病相关并发症,如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控制肾性高血压,纠正肾性贫血,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肾性骨病,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等。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到尿毒症也可以选择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通过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患者同样可以回归社会,拥有精彩、幸福的人生。

防治慢性肾脏病 从健康生活开始

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保持合理的营养膳食,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劳累、感染和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对于防治慢性肾脏病大有裨益,其中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尤为重要。

优质低蛋白饮食:肾脏病患者肾脏功能减退,蛋白质在体内转化成的毒素无法清除,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和并发症。因此日常饮食要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少吃米、面等植物蛋白,可用玉米、土豆、红薯、山药、藕粉等来部分替代。日常饮食中应尽量选用优质蛋白,即牛奶、鸡蛋、瘦肉、鱼肉、大豆(不包括绿豆、红豆、芸豆)。透析患者在选用优质蛋白的基础上要适当增加蛋白的摄入量。

低钠饮食:高血压和水肿患者过量摄入食盐,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加重病情。因此饭菜口味应尽量清淡,少放盐、酱油、味精、鸡精等调味品,可多用葱、姜、蒜、醋来调味。不吃咸菜、酱菜等腌制品及罐头食品。

低脂饮食:烹饪时多用植物油,少用炒、煎、炸的烹饪方式,少吃蛋黄、肥肉、动物内脏、海产品。

低磷饮食: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肾脏对磷的排泄能力下降,易发生高磷血症,而高磷血症又容易继发低钙,因此要坚持低磷饮食,并适量食用牛奶来提高钙的摄入。含磷高的食物有:动物内脏、鱼类、坚果、豆类、加工食物等。

低嘌呤饮食:慢性肾脏病患者易并发高尿酸血症,高尿酸又可能进一步损伤肾脏。因此要少吃动物内脏、鱼、虾、贝类、菇类,少喝啤酒。

合理摄入钾: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排钾能力下降,易发生高钾血症;也可能因为进食过少、呕吐腹泻或应用利尿剂的原因出现低钾血症。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血钾。建议到医院查电解质了解自己的血钾情况。如果血钾高就不要吃含钾多的食物,血钾低就要适当多补充一些。含钾高的食物有:香蕉、橘子、樱桃、葡萄、菠萝、芒果、海带、紫菜、菠菜、竹笋、苋菜。


上一条 下一条